浙江省内仅有一所985、211,就是浙江大学,因此在浙江高校界也有个有趣的说法,叫:浙江只有2种大学,一种叫浙大,一种叫其它。而在这些“其它”之中,有2所大学比较特殊,因为它们可以算是浙大的“亲儿子”,但却常被误认为是民办高校,它们就是浙大城市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。
一、发展历史:从 “浙大分校” 到独立公办高校
浙大城市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,这两所学校的名字里都带着 “浙大”,它们的出身确实和浙江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1999年,浙江大学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,与杭州市政府合作创办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,也就是浙大城市学院的前身。2001年,浙江大学又与宁波市政府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,它自然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前身。这两所学校最初都是浙江大学的独立学院,由浙江大学提供师资、管理经验和部分教学资源,属于 “名校办民校” 的模式。
2020年,随着教育部对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推进,两所学校先后完成转设,成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。浙大城市学院由杭州市政府举办,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则由宁波市政府管理,但两校依然保留了与浙江大学的紧密合作关系,例如它们至今仍旧在和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。
二、学科实力:工科为主,文理兼备,各有王牌
虽然两校都以应用型学科为主,但在学科布局上各有侧重。浙大城市学院目前有35个本科专业,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自动化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软件工程、建筑学、法学等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。学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,此外还拥有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。其与浙江大学共建的 “脑与认知研究院”,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成果。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则更突出工科特色,学校打造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、智慧化港口与服务两大学科群。在35个本科专业中,机械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“十四五”浙江省一流学科。2024年,学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拥有了新闻与传播、机械、材料与化工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。此外,它还与浙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,在校研究生330人,累计培养1700余人。
两校的学科建设都得到了浙江大学的直接支持。例如浙大城市学院的 “国土空间规划学院” 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建产学研平台,参与了杭州多个重大城市规划项目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 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”,则依托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技术资源,与宁波本地企业合作开发高端制造技术。
三、校企合作:深度绑定地方产业,产学研无缝对接
作为地方高校,两校的校企合作都紧密围绕所在城市的产业需求展开。浙大城市学院位于杭州,重点布局数字经济、文化创意等领域。例如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 “校园大脑”,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;与京东方艺云共建 “数字文化创新基地”,开发出可量产的墨水屏手机壳等产品,学生团队直接参与研发设计。此外,城院还与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等企业合作开设 “产业特色班”,学生大三就能进入企业实习,毕业后优先录用。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则聚焦宁波的制造业优势,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。比如与宁波路宝集团共建联合博士后培养基地,共同攻克桥梁工程材料难题;与奥克斯集团合作建立 “新工科机械能源类实践基地”,学生参与智能空调核心部件研发,部分成果已转化为专利。学校还成立了 “宁波改革研究院”,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咨询,2024 年承担宁波市重大重点项目 105 项,服务企业 500 余家,合同经费达 1.5 亿元。
两校的校企合作也都得到了浙江大学的资源支持。例如浙大城市学院的 “云栖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”,依托浙江大学材料学院的技术,与杭州本地企业合作开发 3D 打印新材料,相关成果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 “智慧海洋牧场装备技术中心”,则联合浙江大学海洋学院,为宁波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四、就业数据:高就业率 + 高深造率,出路多元
从就业数据来看,两校的毕业生都很抢手。浙大城市学院 2024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4.06%,其中 30.28% 选择升学,包括国内考研和出国深造。毕业生重点流向单位主要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、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、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、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矽力杰半导体技术(杭州)有限公司等。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4 届就业率为 93.90%,深造率 22.52%,38% 的毕业生留在宁波工作,30% 前往杭州。制造业、建筑业、信息技术是主要就业领域,奥克斯、舜宇等宁波本地企业每年都会批量招聘该校毕业生。
五、总结:背靠浙大这棵大树,未来发展潜力无限
无论是浙大城市学院还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,都继承了浙江大学的 “求是” 基因,在学科建设、师资力量、科研资源上与浙大保持着深度合作。特别是浙大城市学院还和浙江大学联合设立了“求是雏鹰班”,不仅师资大多是都来自浙大的学术大拿,而且有机会去浙大学习一年,这些学生日后去浙大读研读博的机会自然也就要大得多了。虽然两校目前的实力在浙江并不突出,但有着浙江大学的扶持,它们未来的潜力非常巨大。两校目前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大概都还只在普通公办本科的水平,对于浙江考生来说,它们都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。
配资658-配资658官网-全国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