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全国高校圈共有26所以省名命名的大学(不含港澳台),大部分都是双一流大学。具体来说,8所985,12所211大学,以及2所双一流,另外4所省名大学则无奈地沦为了双非院校,即湖北大学,江苏大学,河北大学,黑龙江大学。
今天讲一下湖北大学。
坊间谈到湖北大学的时候,总会调侃关于“湖大”的简称。
南边邻居湖南大学是985大学,湖大简称全国人民都认可,而湖北大学的湖大简称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。由于湖北大学是双非院校,而武汉又是中南大区高教中心,除了7所双一流之外,湖北大学拼死也只能排到第8位,还不保险。那么湖北高校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格局呢?
湖北大学的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湖北省乡村师范学院,建国前曾经使用过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的番号。和今天对比的话,当年的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大致相当于211大学,毕竟挂着“国立”的名头,那就是中央拨经费。
建国后,由于武汉是中南大区中心城市,整个中南大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异常丰富,大名鼎鼎的同济医科就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来到武汉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学校的排名自然一路向后移动,1958年更名武汉师范学院。
总体而言,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1958年的老本科也是相当厉害的。至1981年,武汉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高校。
那么全国首批硕士点高校是个什么定位呢?这样的高校在全国共有277所,如果考虑到2000年的全国高校合并潮,其排名肯定在全国200名以内,基本上介于211大学和强势一本院校之间。如果按照双一流来界定的话,差不多相当于双一流院校。
从武汉地区来看的话,抛开7所双一流院校,另外还有4所武汉高校在1981年拿到了全国首批硕士点。其中湖北中医学院拿到3个,武汉科技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并驾齐驱,拿了两个,湖北艺术学院1个硕士点。
虽然说拿1981年的数据来做对比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,但事实上直到今天大体的格局变动其实并不大。
当年湖北省对于武汉师范学院相当重视,学校1984年就拿到了湖北大学这个金灿灿的校名,但是由于强校太多,湖北大学最终没有拿到211名额。
当年的211和985,重点支持的是综合类院校,中心指导思想就是合并,在这方面湖北省执行的最为坚决。武汉大学当年是四校合并,华中科技大学三校合并,拿到了985;武汉理工大学三校合并冲刺985失利,参与合并的三所高校都是全国首批硕士点高校;武汉科技大学三校合并,冲刺211失利;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两校合并,成功候补211。
由于武汉高教圈合并的太厉害,甚至把武测武水两所通过211预审的高校都合并了去,因此2005年有3所湖北高校入围211,或许也算是奖励吧。
如今的211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,在建国初期曾经使用过湖北大学的番号,但是这个番号在1984年交给到武汉师范学院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之所以如此大度,其实是因为后来两校合并计划申请中南大学,因此才没有对湖北大学的番号锱铢必较。
据说当年湖北省计划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校合并为基础,申请省属211,结果教育部收归,直接变成了部属211。可能当年给湖北的211名额太多了,再加上其他原因,最终湖北大学无缘211……
配资658-配资658官网-全国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